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近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社区民警等积极响应号召,连续坚守在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最前沿。
3月9日,记者来到部分社区及核酸检测采样点,发现每一支有序排队的队伍旁,总少不了一个个“马甲红”“防护白”“警服蓝”。这些居民身边的“最美身影”,筑起了“家门口”的坚强防线,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场景一:“夜间”巡逻队开启“全天在线”模式
时间:3月9日上午9时10分
地点:环翠区竹岛街道翠竹社区
“老人年纪大了,可以往前排一排。”“着急回家上网课的孩子也来前面。”在南竹岛生活小区H区的核酸采样点,一名身材高大的志愿者正维持着秩序。他叫王平,是翠竹社区志愿巡逻队的队长。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这支“夜间”巡逻队主动开启“全天在线”模式。

从8日晚上,王平和10名队员就开始张贴一米线标识、搭建检测点帐篷、进行人员分流预演……他们已经连轴转了12个小时,但队员们依然一丝不苟、精神头十足。翠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邵美静说:“所有的力气活巡逻队都包了,让我们专门做好通知工作。今天一共有60多名志愿者主动加入进来。”
志愿巡逻队于去年7月成立,队员们都是在职员工,大家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进行巡逻,社区卫生、治安等环境改善不少。3月9日这天,王平的妻子也在单位值班,家里只有两个孩子,王平说:“孩子都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我们有的队员孩子才一岁多,也主动加入了进来,社区群众更需要我们的守护。”
场景二:“警医家庭”的双份坚守
时间:3月9日凌晨4时
地点: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城里派出所
凌晨4时,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城里派出所办公室灯光明亮,疫情核查电话声、键盘声相互交织、此起彼伏。将当天手中最后一则流调信息录入后,四级警长王继东准备出门了。当天的任务,是负责维护保障东北村社区和西北村社区的核酸检测秩序。

此前的几天里,王继东与同事们日夜坚守在岗,全力开展电话排查工作。每天面对上千条推送任务、上百个电话,工作到半夜,在派出所稍微“闭会眼”后,便与同事继续投入到第二天的“战斗”中。
与王继东“并肩作战”的还有他的妻子张秀娟。作为竹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护人员,张秀娟先是承担起为居家隔离人员上门采样的任务,后又“驻守”在社区,为居民进行采样。“我们多付出一点,群众就多一份安全感。”这是夫妻俩共同的心里话。
场景三:网格员田林育的“防护笔记”
时间:3月9日晚上10时
地点:文登区龙山街道双桥社区
金岭山庄小区三期某管控单元楼下,一个瘦弱的身影提着近30斤物资,一户一户送货上门。她是社区网格员田林育,最近她在疫情防控“前哨”一个整觉都没睡过。
社区刚部署任务时,27岁的田林育第一个举手,“我是这栋楼的网格员,家家户户情况我都熟悉,我去最合适。”于是,田林育成了封控楼13户、27名居民的“大管家”。她第一时间挨个给居民拨打电话,安抚情绪、问询需求,随后又带领医护人员入户采样。

3月8日,小区进入管控阶段,田林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记录了一本“防护笔记”,上面满满当当记着每家每户的信息,哪家有婴儿,哪家有腿脚不便的老人,哪家需要买菜等,都被记录在册。
为了安全,田林育拒绝增派帮手,一个人负责起整个封控区的物资配送。30斤的袋子提不动就一点点挪,有一次整整送了1个小时。今年是“小田”成为网格员的第三年,说起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她说:“基层工作总得有人做,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场景四:防疫路上的“机动部队”
时间:3月9日早上7时许
地点:荣成市崖头街道金悦华府小区卡口
“叮叮……”早上7时许,刚准备出门的龙连强看到手机跳出一个“订单”,点开一看原来是金悦华府小区工作人员发来防疫生活物资的订单。回复了“OK”的手势后,龙连强就对照清单,为小区采购物资。
龙连强是崖头街道“爱心网约车队”的队长。早在2020年疫情期间,车队便作为疫情防控的“机动部队”,穿梭于医院、社区、防疫卡口,为工作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再次出征,用龙连强的话说,是“使命在召唤”。“作为党员,这个时候必须冲在前。”他说,粗略算了下,从8日开始,车队已经接到了30余个“防疫订单”,派送物资40余份。
说着话,手机再次跳出新消息:“人民医院有医护人员需求。”没等看完信息,他便在群里抢着回复“OK”。“抢单成功。出发接白衣天使,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更多力量。”龙连强说。
场景五:菜篮子、米袋子备货足
时间:3月9日上午10时
地点:乳山市利群超市、家家悦超市金丰店
工作人员均佩戴口罩上岗,货柜商品种类齐全、应有尽有……上午的乳山市利群商场秩序井然。看到客流平稳,商场营运处处长林秀娇很踏实,她说:“商场不仅物资供应充足,价格也和往常一样。”

乳山市各主要商超眼下都在正常营业,菜篮子、米袋子等物资储备充足。乳山还根据市场信息、消费者生活需求等,及时组织采购配货,保障商品种类及数量。在家家悦超市金丰店,各商品区域都会根据销售情况随时补货。店长唐晓娜说:“10日大概能到32吨土豆、10吨白菜,我们会最大力度保障供应。”
充足的物资保障,离不开奋战在采购一线的工作人员。近日,乳山市各商超纷纷加派人手,在商超入口做好顾客健康码查验及体温检测工作,加强卖场通风、消杀。乳山市商务局也抽调精干力量下沉一线,对重点商超每日多次开展巡回督导检查,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场景六:店长开通“送菜热线”
时间:3月9日上午9时53分
地点:高新区田和街道柴峰小区
“大伙家里缺啥,在社区群里接龙。”“咱社区的订单收到了,大约10时配送。”在家家悦欧乐坊店门前,店长谭玲玲一连接了六通电话,内容都是一个事——送菜。
以前打怵接电话的谭玲玲主动开通“送菜热线”,变化与她的“新身份”有关——田和街道物资保障小组成员。电话对接居民需求、联系门店采购、协调专人配送,随之成了她的常态,“现在一天保底能接40通电话,再多点也不怕。”
正说着话,谭玲玲的手机再次响起:“实在抱歉,能麻烦咱帮忙跑一趟,配送点蔬菜吗?”原来,家住柴峰小区的居民赵庆怀有八个月的身孕,爱人因工作需要无法回家,出行不便的她情急之下拨打了谭玲玲的电话。
挂断电话不到十分钟,一个装满了茄子、白菜、黄瓜、土豆等新鲜蔬菜、一兜鸡蛋和常温酸奶的袋子就已发货。赵庆感动地说:“街道工作人员特别贴心,让我特别有安全感。给忙碌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点赞。”看着赵庆发来的道谢话语,谭玲玲满足地笑了,随后继续投身到“接线员”的工作中。
场景七:“不会手机录入信息,来找我”
时间:3月9日上午10时
地点:经开区皇冠街道万象城社区
万象城社区核酸采样点前,间隔一米的队伍渐渐长了起来。69岁的志愿者徐仁富提醒大家保持间距,一个个进行确认信息扫码。
“大哥,你给我看看这个扫码咋弄呢?我的老年机咋弄不出来。”“别着急,你把身份证拿出来,我来帮你操作,一会儿就好。”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居民中,有不少是年纪较大的社区居民,他们大多数不会操作手机录入信息,徐仁富便耐心地帮助老人操作登记。

徐仁富是社区志愿者队伍里的一名“老人”,平日他就在疫苗接种点帮忙维持秩序。3月8日晚上,他又报名参与到这次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凑近看,只见徐仁富淡蓝色的防护服外特意戴上了党徽。他说:“我是一名党员,要为防疫出一份力。”
9日上午天气湿冷,但志愿者们一上午下来衣服都湿透了。皇冠街道工作人员说:“辖区居民不仅积极参加核酸检测采样,还主动加入到协助信息录入等志愿服务中来,成为疫情防控一线一支重要的力量。”
场景八:60岁“老支书”的防疫30小时
时间:3月9日早上8时
地点:临港区汪疃镇汪疃村采样点
在临港区汪疃镇汪疃村采样点,60岁的汪疃村党支部书记于忠亭提着扩音喇叭,用已经沙哑的声音喊道:“排队的村民提前把健康码找出来,为了大家的安全,前后保持一米距离。”这已是他在防疫一线工作的第30个小时了。
汪疃村有4个网格、12个区,是汪疃镇最大的一个村,这就要求各项防疫工作必须干在前。从7日晚上10时开始,于忠亭带着村“两委”驻守在一线,布置核酸检测点、调查村民出行信息、联系防疫志愿者。
上午10时许,趁着引导村民分流检测的空当,于忠亭抻了抻腿,又使劲眨了眨双眼。这么长时间没合眼,说不累是假的。但于忠亭明白,能用坚守换来一份老百姓的安心,再累也值。看着不断前来候检的村民,于忠亭又打起精神来,“只要我们大家伙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场景九:“小组作战”合力摸排
时间:3月8日早上8时
地点:南海新区滨海街道蓝湖社区尚品小区入口
核验健康码、登记居民信息、问询出行轨迹……在滨海街道蓝湖社区尚品小区入口,社区工作人员桑菁浛不断重复着疫情防控的三个必查项。桑菁浛不知道自己问了多少遍,但她心里很清楚:“大家安然无恙是我们最期待的结果。”
蓝湖社区自7日就全面启动摸排工作。那时起,社区工作人员便发起了“小组”作战模式。“一组对小区内到过重点地区的人员进行摸排,二组在小区网格群里通知业主自查轨迹,提醒行程重合的第一时间报备。”桑菁浛说,三组积极对接重点人群,迅速展开电话流调,详细记录行动轨迹。
团队配合让疫情防控成效初现。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已完成尚品小区沿街50余家商铺的数次走访,餐饮店停止堂食。在多方督促下,各商铺已张贴疫情提示和两码,严格落实消毒消杀、外来人员信息登记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