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健委:
2月19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均为苏州市报告,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3例(为俄罗斯输入,在南京市定点医院治疗),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目前,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97例(本土82例,境外输入15例),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9例(本土30例,境外输入9例)。
2020年1月22日至今,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27例(其中境外输入188例)。
国家卫健委:
2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4例(广东32例,上海23例,江苏13例,北京6例,福建4例,浙江3例,山东3例,甘肃3例,广西2例,四川2例,天津1例,辽宁1例,湖北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2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101例(内蒙古65例,其中呼和浩特市63例、包头市2例;江苏16例,均在苏州市;辽宁9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8例,均在深圳市;云南3例,均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64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29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1339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7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月1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622例(其中重症病例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49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707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7861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3991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9例,其中境外输入35例,本土4例(四川2例,均在泸州市;内蒙古1例,在包头市;海南1例,在澄迈县);当日转为确诊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3例(境外输入42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87例(境外输入582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4214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22128例(出院15963例,死亡276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例(出院79例),台湾地区19937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2例)。
全国高中风险区3+95个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已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2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此前,凡全程接种国药中生北京公司、武汉公司、北京科兴公司灭活疫苗,以及天津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可以进行一剂次同源加强免疫,也就是用原来的疫苗进行加强。序贯加强免疫策略实施后,完成全程接种上述三种灭活疫苗的目标人群,还可以选择智飞龙科马的重组蛋白疫苗或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进行序贯加强免疫。对于目标人群来说,同源加强免疫接种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选择其中一种就可以。研究数据表明,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都能够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
江苏苏州:
推迟2022年度中考报名时间
2月19日,苏州市教育考试院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疫情形势,经研究,决定推迟苏州市区2022年度中考报名时间(包括应届生和往届生)。
内蒙古包头市:
暂停全市校外教育机构线下培训行为
按照包头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启动全市疫情卡口检查和强化社会面管控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市社会管控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即日起暂停包头市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线下培训行为,含各级青少年宫、艺术、科技、体育等各类校外培训机构。
提醒
近期,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已在全球多国和地区发现,我国也发现本土确诊病例。与德尔塔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和隐匿性更强,对防控提出更大挑战。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继续做好健康防护,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病例疫情地区,减少跨省、跨地区流动。
一、主动及时报备,配合防控管理。近期有本土病例疫情地区旅居史,特别是与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轨迹交集的人员,应主动向所在单位、社区(村组)或入住酒店报告,积极配合落实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及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疫情权威信息、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不信谣、不传谣,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支持配合防控措施。
二、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减缓并最终阻断疾病流行,保护个人和家人的健康。请按照社区或单位安排,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按时依次接种疫苗。重点人群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三、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在人员聚集场所、密闭空间内要坚持佩戴口罩。在商场、餐厅、酒店、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积极配合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等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在医院就诊时,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以及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行业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
四、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应及时按规范程序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日常防护不松懈
做好责任第一人